兼并重组能否救活自主品牌-买球平台网址

财富 汽车

兼并重组能否救活自主品牌

2018-08-08 来源:对话车生活 作者:0

2017年,中国汽车市场有人欢喜有人忧。喜的是自主品牌当中,吉利、长安、长城、比亚迪等企业发展得非常好。忧的是有一些自主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差,已经到了要打包、转让、出售的阶段。最近我们关注到一些新闻,宝沃、凯翼、观致这些品牌,有些已经被某些企业准备收购,有的已经在谈判阶段。他们下一步会发展得怎么样?这些品牌如果被某些财团和企业收购之后,能不能扭亏为盈?能不能发展得更好?今天我们请到的是《大众侃车网》的创始人郭登礼博士,一起聊聊企业兼并收购现象。

一、怎么看待企业兼并重组的现象

茄海涛:过去感觉卖酒的是卖酒的,造车就是造车的,现在卖酒的都开始要造车了。五粮液集团现在已经跟奇瑞差不多谈好了,要把奇瑞旗下凯翼品牌进行控股。

郭登礼:这些品牌被大财团并购是必然之路,我觉得企业兼并的思路非常好。第一,能把企业救活;第二,我们必须看清楚,中国品牌造车还有市场空间。有些投资人是非常聪明,不可能看不到市场未来,投资的目就是收益。2016年和2017年,自主品牌在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快突破50%。我觉得以后可能会65%左右,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留给合资或者进口车。这是完全有可能的,中国消费者对自主汽车品牌越来越接受。对于五粮液和宝能这些大的财团来说,下一个投资热点是什么?肯定要瞄准这些资本产量比较大,市场空间比较足,市场比较开阔,消费需求比较多的产业。

二、兼并重组后的企业能起死回生吗?

茄海涛:奇瑞也造了那么多年的车,按道理来讲要比五粮液拥有更丰富的管理车企的能力。凯翼在奇瑞的手里都没有挣钱,五粮液收购了会有改变吗?五粮液有什么样的能力会让在奇瑞手里赔钱的主儿,能在他们的手里挣钱呢?

郭登礼:我觉得奇瑞应该是中国自主品牌第一品牌,但是近30年发展过程中,我觉得走了很多的弯路。每走一个弯路,都是中国自主品牌崛起的时候,奇瑞刚好没踩准风口。到现在为止,奇瑞的几个品牌,我觉得都是由于资本实力不够,投入不够,没有办法持续投入。因为奇瑞整个母公司集团没有盈利,没有太赚钱,它就没法拿出更多的钱投到凯翼或者观致上面来。

茄海涛:其实奇瑞最早的产品很多元化,最多的时候有上百款车。怎么有这么大的能力去运营上百款车,还都要保证他们挣钱?

郭登礼:奇瑞有非常庞大的机构和研发人员,整个支出成本是很大的。全球造车在巴西、伊朗等地都有工厂。在这种情况下,奇瑞要支付很大的资本投入。对奇瑞来说本身没赚太多的钱,持续把凯翼和观致扶持起来是不可能的。

茄海涛:也就是说,奇瑞本身在造车领域还是拥有不错的技术实力的,但是因为缺乏强大的资本,所以这些产品的发展缺乏后劲。而五粮液集团有着充足的资本,收购后可以注入很强大的资金,能使品牌有强大的发展后盾。

郭登礼:不知道凯翼被五粮液收购之后,观致被宝能收购之后具体运作模式是什么。其实以奇瑞的技术储备能力和人才能力以及体系能力,如果资本进入,把观致和凯翼救活是完全没问题的。因为造车一定是体系,如果一个造车企业没有体系支持,光是孤零零地造一个品牌,只有死路一条。

三、瞄准新能源市场

茄海涛:传统汽车的内燃机技术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了,这些集团收购汽车品牌是不是更看重未来?也就是新能源电动车?

郭登礼:肯定会在新能源领域下功夫,五粮液的酒精就是固体燃料,宝能也可能潜在其他燃料或者电动汽车。这方面我觉得可以做一些文章,没准一出手就是一个新能源造车的风口。最主要的是拿到一张门票,因为造车的门票很关键。

茄海涛:现在门槛很高了,不是企业有钱就能够做到的。先上船后买票,万一买不到船票,有可能就被推到海里了。

郭登礼:现在很多新能源造车都没拿到牌照,是挺危险的。

四、取长补短,共同发展

茄海涛:有时候造车的人思维容易被限制,认为汽车应该就是这个样子。如果这些资本请来一个格局更大的团队,反而会不一样。他们看重的是市场和未来,所以可能会拿出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产品。可能拥有互联网特征,拥有非常好的用户体验的新能源车。

郭登礼:据我的思考和观察,我觉得这些资本进来以后,估计制造和研发会让传统汽车厂家继续参与。营销和品牌的包装,包括渠道建设,我感觉投资人会参与。这些企业的品牌包装能力非常强,营销渠道非常广。可以把快速消费品、卖保险、卖金融的渠道思维放到造车品牌上,我觉得一定会做得非常好。如果以用户为核心,以用户的行动半径为目标去造产品,我觉得一定有市场。

茄海涛:有网友举例子,买够多少瓶五粮液送你一辆车,营销的创新其实并不是简单的买车送服务。车可以自带保险和很多服务以及周边设施的一种体系支撑。

五、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造车队伍

茄海涛:预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财团和企业加入到造车的队伍当中,不管是新势力造车还是借船出海,或是收购并购,最终得益的应该是消费者。

责任编辑:汽车组
精彩推荐
网站地图